社區再造組
題 目 | 研究生 | 指導教授 | 畢業年度 |
---|---|---|---|
社區大學推動公共性社團走讀與經營現況之研究 – 以三鶯社區大學為例 | 吳淑純 | 陳定銘 | 111(1) |
回家-我和父親的回家之路 | 簡麗芬 | 辜琮瑜 | 110(2) |
參與社區音樂團體對團員人際關係之影響─以北海二胡國樂團為例 | 張公展 | 陳定銘 | 110(2) |
獨立倡導人對長照機構之無家屬長者社會支持之研究— 以桃園市為例 | 楊慧玲 | 陳定銘 | 110(1) |
禪修對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以中華禪法鼓宗禪法為例 | 顏小燕 | 陳定銘 | 109(2) |
創意老化生命故事書在地方案探討: 以失智團體與社區大學為例 | 廖美香 | 張志堯、陳定銘 | 109(1) |
休閒農業發展產業六級化之應用-以福興南和休閒農業區為例 | 林柏樺 | 張志堯、李婷潔 | 109(1) |
從孤老與流浪犬貓互動探索生命價值的溫度-以某安養社區為例 | 王郁蘭 | 張志堯、陳定銘 | 109(1) |
心靈環保對中年婦女生命轉化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以法鼓山信眾為例 | 邱鈴惠 | 陳定銘 | 109(1) |
「社區參與」促進觀光巴士與在地文化連結之研究- 「以臺北市雙層觀光巴士」為例 | 陳貞圭 | 張志堯 | 108(2) |
有溝也有通-以內容行銷創造佛法與年輕人的連結感 | 王琇玲 | 張志堯 | 108(2) |
中高齡者參與車露營活動邁向成功老化之路 | 李珮緁 | 張志堯 | 108(2) |
農村再生計畫條例在地實踐-以嵩山社區為例 | 王綸 | 張志堯 | 108(2) |
以里山精神倡議小農經濟-以石𥕢社區發展為探討 | 藍瑀荷 | 張志堯 | 108(2) |
偏遠地區社區協會之自主性探討-以石𥕢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 陳進益 | 張志堯 | 108(2) |
偏遠社區關懷據點服務與高齡者心理健康關係之探討- 以石𥕢關懷據點為例 | 胡淑華 | 張志堯 | 108(2) |
策略性的相似與再生— 臺灣社區營造與日本「まちづくり」之研究 | 邱玉媛 | 曾漢珍 | 108(2) |
老人住宅-新共居生活之想像 | 劉孟純 | 張志堯 | 107(2) |
以佛法的關懷運用於長照機構住民生活品質與生命轉化之探究 | 蕭詠心 (釋蓮梵) | 陳定銘、 釋照量(李冠慧) | 107(2) |
沏一壺茶鄉雲華甘-坪林社造的十年紀實 | 黃銘豐 | 張志堯 | 106(2) |
社會企業組
環境與發展組
題目 | 研究生 | 指導教授 | 畢業年度 |
---|---|---|---|
實踐民間保護區相關困境之研究—以新竹芎林自然谷為例 | 張圓馨 | 黃信勳 | 112(2) |
高齡者社會支持與身心靈健康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 洪圓明 | 楊坤修 | 111(2) |
民眾參與太陽能公民電廠發展之研究 — 以台灣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為例 | 賴筱燁 | 黃信勳 | 111(1) |
小型電子電器廢棄物回收之研究— 以臺灣智慧型手機回收行為為例 | 盧世珍 | 張長義、黃信勳 | 110(2) |
重植連結:以成年人食農教育提升飲食素養之研究 | 岑嘉宏 | 黃信勳 | 110(2) |
地方本位環境教育推動社區永續發展之研究—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社區」之個案 | 汪鴻男 | 張長義 | 109(2) |
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下司法救濟議題之研究— 以臺東美麗灣開發環評案為例 | 陳載福 | 張長義 | 109(1) |
環境食農教育對環境倫理價值觀影響之研究- 台北市永安國小學童案例之分析 | 陳文億 | 張長義、黃信勳 | 108(2) |
環境教育繪本對保護森林資源珍惜用紙覺知之研究- 台北市福星附幼之個案分析 | 沈怡伶 | 張長義、黃信勳 | 1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