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桃竹事務所副執行長顏鴻吉到法鼓文理學院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演講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從一個高雄的地方組織,發展成為全台18個庇護工場、270名庇護就業者的組織,他們不否認每次開一間庇護工場或商店,首先想到的是「獲利模式是什麼?」喜憨兒桃竹事務所副執行長顏鴻吉強調,非營利組織要非常會營利,但營利不是分配給董事,而是計「天下之大利」,才有辦法談「永續」。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已成立快三十年,當初是高雄一群憨兒家長,因南部地區缺少資源的狀況之下,集結起來成立的一個組織。顏鴻吉在基金會任職18年,他一開始進喜憨兒只設定工作三年,然後轉換工作,沒想到這一路走來,和喜憨兒共同打拚了18個年頭,「我一直覺得跟憨兒互動,是一個生命之間彼此交流分享的歷程,到現在我都覺得,多虧有這一些憨兒夥伴,讓我可以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喜憨兒目前在全台已經有18家的庇護商店跟庇護工廠,是台灣NPO團體,有庇護工廠的組織中規模最大的。顏鴻吉說:「雖然我自己在喜憨兒不好意思再自吹自擂,但是會讓我一直在喜憨兒服務,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我看到的基金會在做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顏鴻吉所謂的「不容易」,是讓心智障礙的朋友,可以走一條自立的路。這自立的路,基金會透過「就業」這個環節,讓他們能夠邁向自立,甚至能夠用自己的能力,有一份收入去改造生活,實踐自己想要的生活。
  為什麼「就業」對一個身心障礙者這麼重要?因為這能夠讓他們跟社會連結,就業的背後是一個社會的融合與接觸。「大家可以想一下,就是我們要去上班前,第一個要準時起床;準時起床,對很多心智障礙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們必須要重新建立一個規律的作息。」第二,你去上班,跟人家互動,服裝就必須打點好,這就學會自我照顧。再來就是一跨出門,就要想,怎麼樣去到那個地方?這需要對交通方式有一定的認識理解跟使用能力。
  「然後到了工作場所,憨兒必須了解職場環境是一群人,跟我的一個互動。」顏鴻吉說:「不是我待在家裡面,家人就把我照顧好;而我出去到外面,我就需要具備這些跟人群互動的能力或是技能。」所以某個程度,就業真的對於一名身心障礙者來說,有很多層的意義。憨兒可能透過獲得薪資,去提升生活品質跟獨立生活;更重要的是,憨兒也可以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跟歸屬感。
  目前,喜憨兒基金會庇護工場營業收入,希望能持續成長。而不是只靠接政府補助案,他們堅持朝向讓身心障礙者「自利」的方向進行,希望能夠改造心智障礙朋友的生命、創造新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