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格外價值,看見在地良善!
格外農品「格外品」十年實踐與ESG永續新局
「格外農品」(GoodWill Foods)共同創辦人游子昂,10月28日於法鼓文理學院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對師生進行專題講座,分享他投身「規格外農產品」(格外品)領域十年的創業歷程與理念實踐。游子昂以「有好內涵,就有好出路」為核心精神,將被市場淘汰的格外品轉化為高價值加工品,成功支持友善耕作農友,並與王品集團、凱基人壽(原 中國人壽)、全家便利商店、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展開創新ESG合作。
游創辦人強調,格外品的價值不只是減少食物浪費,更是深化食農教育、推動社會共好的重要載體。游子昂並宣布成立「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致力於建立ESG合作新模式,為社會創新品牌創造永續出路。
游子昂分享,格外農品的創立源於對臺灣食物浪費現況的深刻關註。他發現,每年高達5%-30%的農產品,僅因外觀不佳、尺寸不符(如日本的「規格外品」概念)或產期供需失衡,便被視為「NG品」或「瑕疵品」淘汰,對環境和農民收入造成雙重衝擊。游子昂決定借鑑日本的「格外品」概念,賦予這些品質無虞的農產品一個中性的新名稱,並專注於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加工品,如多用途果醬和水果氣泡麥汁。
「我們希望,不論是人或農產品,都不只看外觀,而是看見它的內涵,讓它有好出路。」
格外農品堅持採購的對象,是採用有機或產銷履歷等友善耕作方式的農民。游子昂指出,友善耕作雖然環保,卻可能因不使用農藥化肥,導致農產品的格外品比例更高。格外農品的收購,便是直接支持這些理念農友的重要行動。此外,創辦人強調,重新利用格外品,比重新生產糧食更具環境效益,體現了對抗全球糧食危機的社會責任。
面對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強制實施ESG項目,游子昂正式宣布成立「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協會的目標是成為企業與社會創新品牌間的專業對接平台。協會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具備以下優勢,可以扮演企業ESG合作中的策略夥伴:
- 專精於食農ESG議題的專業顧問:團隊能分析企業的ESG報告書與偏好,提供客製化、高對應性的解決方案,確保 ESG 預算能夠精準有效地投入。
- 非營利公信力與稅務優惠:作為社團組織,協會可協助企業進行稅務優惠規劃,並提升合作的社會公信力。
- 在地就業支持:結合勞動部計畫,提供二度就業等弱勢群體的就業機會,創造社會價值。
游子昂誠摯邀請更多有理念的農民與社會品牌加入「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共同把好東西帶入企業合作,讓每一分ESG預算都能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他特別以來自創業導師的「規模化、標準化、一套帳」九字箴言,勉勵所有懷抱理想的創業者。游子昂強調,「一套帳」不僅是財務原則,更是對社會企業最關鍵的誠信與透明度承諾,是確保企業能獲得長期投資、實現永續發展的基石。








